王艳敏
冬至大如年。
冬至,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。古人认为从这天起阳气日渐兴盛,乃大吉之日。冬至便以一盘饺子的仪式赋予了这一天独有的期盼和温馨。
大半时间都在南方的我,对冬至有一种别样的感受,因为每每在冬至前一天,母亲会打来电话提醒我“不吃饺子,会冻掉耳朵。”于是就在冬至当天,穿过满大街辣子的飘香,到一个东北人开的饺子馆里去独享乡愁的甜蜜和惆怅。其中的另一层含义还在于,冬至是春节假期无论如何都要赶回家的一个前奏。
“好吃不过一盘饺子。”冬至那盘热气腾腾的饺子,让我在异乡有了比对其他食物更多的“舌尖上的偏爱”,她以一种独有的方式提醒我“初心不忘,故乡不远”。
回北方这几年,对冬至对饺子的期盼似乎没有以前那样强烈了。因为,一家人同在一个城市,冬至里的团聚就成了一种理所当然。冬至前一天,用电话询问母亲饺子馅的准备情况,母亲来一句“早准备好了,下班回来吃。”母亲又一次的提醒,让我眼眶热乎乎的,那种久违的母爱的温暖,瞬间又击中了我。不管有无距离,母亲把冬至和对我的每一个叮咛都变成了一种习惯,而这种母爱的重复却常因我的忙碌而忽略,变成了一种对母爱的辜负。
小时候,为了照顾吃素的我,冬至和过年时,母亲总会为我调制一些素馅,为了让素馅饺子出味,她会变着法地加各种调料和食材,把花椒炒出焦黄的香味,放凉后碾成沫和着剁碎的嫩黄的韭黄,一并搅合在素馅里,饺子出锅,成了一家人的最爱。从此每逢包饺子,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调制荤素两种馅。饭桌上,母亲摆上几个盛有香醋的小碟子,又特意给我准备一盘辣椒,看着孩子们蘸上醋一个一大口,母亲总是提醒:“多吃几个,喝点饺子汤,原汤化原食。”那时母亲给我们上的“忆苦思甜”课,还有一些大到为人处世小到坐姿吃相的道理,多是在饭桌上有意无意传授着,就这样我们兄妹四人在满足胃蕾的同时,一天天长大、懂事、成人,天各一方。但又因着母爱的维系,将血浓于水的亲情不断延续。
长大后在南方读书、工作的我,在体验了类似“煮饺子”的“被扔下水,被烫煮、被翻滚”的人生后,渐渐明白,把生活给予的各种滋味“调和成馅”,包容一切酸甜苦辣,经历的一切就变成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。
生活总需要一些仪式感来对抗世事的薄凉,那些满足了舌尖需要的食物,一定带着美好的祝福和期待,在特殊的日子,与我们温暖相遇。当冬至一盘盘热腾腾、圆鼓鼓的饺子又端在我们面前时,愿我们每个人都许下温暖的祝愿:“为了爱我们的人,为了美好的目标”,去带着感恩的心上路,然后,无悔回望。
冬至已来,春天不远……
(作者现供职中道企划部)